汽車配置的高低豐富與否往往是最能直觀體現出性價比的地方,近年來越來越多曾經只有在豪華車上才能看到的配置被逐漸下放到主流家用車上,其中座椅通風和座椅加熱就是兩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配置。
尤其是近年來經歷持續夏季高溫和冬季嚴寒天氣的嚴峻形勢,座椅通風和座椅加熱這兩項既高端又實用并且還貼心的配置便成為了眾人追逐的對象,不少主流家用車型也紛紛將其作為賣點吸引消費者。那么面對這兩個實用的高逼格配置,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嗎?在座椅加熱和座椅通風越來越普及的時代,你又知道該如何正確操作它們嗎?
假裝技術咖——座椅冬暖夏涼的原理何在?
咱們先來說說座椅加熱,座椅加熱的工作原理還是比較簡單,座椅中布滿了電阻加熱絲,并縫合在座椅罩內,通過對加熱電阻絲通電來進行加熱,使座椅在短時間內逐漸升溫;而通過在加熱墊內設置溫度傳感器,則可以監控座椅溫度的變化,從而控制加熱絲的通電和斷電,保持座椅加熱的溫度處于合適的范圍。不難看出,座椅加熱的工作原理和電熱毯十分類似,由于加熱絲本身是柔軟的,并且也不會占據座椅內部過多的空間,因此不用對座椅的內部構造進行改變,成本也自然不會太高。
座椅通風相較于座椅加熱的內部構造則要復雜的多,需要在座椅坐墊和靠背上分別增加通風系統,利用風扇將空氣吸入后導入通風層,然后經過在座椅的表面打孔,氣流就能通過通風層向上滲透,吹向座椅表面。為了留出風扇的位置就勢必要改變座椅的內部結構,而風扇的噪音和震動,通風量,降溫速度等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通風座椅的泡沫和面套也需要特殊結構來滿足通風需求,復雜的結構和不低的成本應該是如今座椅通風普及率低于座椅加熱的最大原因。
不少常見的座椅通風功能都只是將車內的空氣在座椅間流通,如果車內的溫度比較高那么座椅通風的效果也并不十分明顯,而主動原車空調座椅通風就是在座椅通風的原理上再把空調的冷熱風通過導管提供給風機,形成空調座椅,不過這樣的工藝更復雜,造價更高。
認真講道理——座椅加熱/通風注意事項
隨著座椅加熱及座椅通風功能的普及,在使用這兩項功能時該注意什么也成為了不少車主必須知道的內容。對于座椅加熱功能我們要知道,只有在點火開關打開時座椅加熱才能起作用;跪在座椅上或對座面、靠背施加點狀負載都會對座椅內部的加熱材質造成損害。此外,為了保證發動機控制系統擁有足夠的電能,在車載電壓下降的情況下座椅加熱裝置將自動關閉;停車后應該及時關閉座椅加熱或通風,避免下次啟動造成過大的用電負荷,在啟動發動機后再打開座椅加熱開關,以節約蓄電池能量延長蓄電池壽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裝過厚的坐墊也有可能導致座椅異常過熱、低溫,從而產生故障,所以具有座椅加熱或者通風功能的車輛不建議私自改裝坐墊。
對于座椅通風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普通織物座椅是沒有座椅通風功能的;一般來說座椅通風是通過座椅內部的風扇運行來實現通風功能,該功能只起到空氣循環作用,并沒有制冷機構,所以開啟空調配合時效果才顯著。
當然,座椅通風和座椅加熱兩個功能的使用并不會沖突,二者是獨立運行的,可以同時開啟,座椅加熱和座椅通風一般都具有檔位調節功能,用來控制溫度的高低和風力的大??;一些敞篷車的頸部具有出風口,即使冬天打開敞篷頸后也不會涼風嗖嗖。
目前所說到的座椅加熱和座椅通風功能,如果沒有具體指明,一般都是指前排的座椅加熱和通風功能,座椅加熱和座椅通風的加裝也已經成為汽車后市場上常見的項目。
結語
有關座椅的配置現在越來越成為汽車廠家和消費者關注的重點,除了自主品牌將這兩個配置下放一如既往地發揮性價比優勢外,不少合資車企也紛紛開始普及,像是現代的領動更是給后排座椅都配上了加熱功能。不難猜出,繼真皮座椅,電動座椅,座椅加熱/通風功能的普及后,下一項即將普及的有關座椅的高逼格配置非座椅按摩莫屬了,不知誰會成為第一個靠此作為賣點的車型?不妨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